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1期
编号:13013385
雷公藤多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有效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应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时应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应用雷公藤多甙片, 对比两组患者行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患者的脊柱痛评分为(33.52±6.12)分低于对照组的(45.56±3.54)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雷公藤多甙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 可有效缓解患者脊柱疼痛, 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雷公藤多甙;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1.067

    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发病率较高, 属于慢性进展脊柱关节疾病[1, 2]。为了进一步探究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雷公藤多甙治疗的临床疗效, 本院对24例患者进行探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4例。所有患者均对本次探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充分了解, 明确探究目的、探究过程、相关治疗方法, 均表示愿意配合本次探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14例、女10例, 年龄最大58岁, 最小19岁, 平均年龄(43.21±5.62)岁, 病程最长4年, 最短1年, 平均病程(2.9±0.9)年;对照组中男13例、女11例, 年龄最大59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为(42.15±6.03)岁, 病程最长3年, 最短0.8年, 平均病程(3.1±0.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时应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初始服用剂量250 mg, 3次/d, 给予患者1周连续治疗后将服药剂量更改为500 mg/次, 3次/d, 再给予患者2周连续治疗后更改为1000 mg/次, 2次/d。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应用雷公藤多甙片:初始服用剂量是20 mg, 3次/d。给予两组患者8周连续给药治疗并随访2年观察是否复发, 密切监测患者服药期间是否存在不良反应, 若出现则需适当减少用药剂量或立即停药。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 4]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当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且功能恢复正常并在2年内未出现复发时判定为有效;当患者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且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可以完成较少活动量工作时判定为好转;当患者不满足上述标准时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好转)/总例数×100%。利用VAS评分评价患者的脊柱疼痛程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檢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中有效18例, 好转5例, 无效1例, 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中有效7例, 好转9例, 无效8例, 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09, P<0.05)。

    2. 2 两组患者的脊柱痛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脊柱痛评分为(33.52±6.12)分, 对照组患者的脊柱痛评分为(45.56±3.54)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27, P<0.05)。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比较多发, 治疗难度较大。由于该疾病发病机制在临床上尚未进行准确定论因此并不存在治疗该疾病的特效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早期的临床表现是乏力、消瘦以及轻度贫血等[5, 6], 随着患者病情进展, 会表现出关节炎性疼痛以及关节周围肌肉痉挛等, 尤其在晨起时易发生晨僵现象, 对患者的日常工作以及日常生活均造成了严重影响[7-9]。目前临床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时主要应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体疗等, 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其中药物治疗中主要应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制剂、雷公藤多甙治疗、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等疗法有效控制患者的疾病发展, 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10-12]。抗TNF制剂由于其价格昂贵的临床特点在临床上并未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临床优势是疗效较为确切, 但并未得到患者以及医师的一致认可。雷公藤多甙治疗是一种中草药制剂, 免疫抑制作用较为可靠, 可作用途径较多, 具有起效迅速、抗风湿作用明显以及停药后不易出现反跳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等临床优势[13, 14], 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雷公藤的别称是断肠草、红药以及黄藤, 临床作用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活血通络、杀虫解毒, 是目前为止免疫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可靠的中药之一, 可通过多途径抑制患者机体免疫应答并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 雷公藤根皮毒性较大, 远远大于根心, 毒性最强的部位是嫩叶、叶片以及尖芽[15, 16]。雷公藤多甙片的主要成分为去皮根心因此毒性较小, 具有安全性, 无不良反应存在。本次探究中, 治疗后,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6.67%, 观察组患者的脊柱痛评分为(33.52±6.12)分低于对照组的(45.56±3.54)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雷公藤多甙治疗, 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 可显著缓解患者的脊柱疼痛,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百拇医药(梁志刚)
1 2下一页